2020-04-16
收藏
随着假期无限期不定期延长,线上教学几乎将下册全本内容都涉及到了,同时留给我们在校时间也越来越少,在逐渐转变线上教学方式、深度的同时,我也在考虑,开学后该怎么样教学使得既能让疫情期间自觉学习的孩子仍能有收获,又让几乎不跟线上教学的孩子能对内容做一个全面接收呢?为此我分章节内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数据收集整理
学情分析:主要内容和概念已经掌握,但是缺乏的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时间、锻炼。
教学中遇到问题:练习一,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第一次统计出现52.9%的同学选择“其他”,再次利用智能填表进行填空而非表格统计,收到的数据显示同学们的爱好依然非常不集中。那么这个任务正好可以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大家共同拟定一个收集数据的方案。让同学们实践中学会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培育“数据分析观念”,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善于合作交流。
二、表内除法(一)、(二)和有余数的除法
这是第2单元、第4单元、第6单元的内容,这几个单元计算比较多,内容并不抽象,需要重点理解的主要在于理解算理,应用的部分在于解决问题,这部分的教学我这样计划:1.以实物操作帮助理解算理,教师辅助、学生为主,跳出能力突出的孩子主导操作,多层次、多维度地培养孩子。2.以口算闯关游戏、比赛为主要形式锻炼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提升计算速度、正确率。
三、混合运算、图形的运动(一)
这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在我看来,却可以通过共同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总结法,放在一起规划,二者都有容易混淆的地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改变等,移动、旋转、轴对称图形的区分,我们正好都可以Mind-Map很好地呈现出来,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更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
而且Mind-Map的认识和绘制我已经在线上领着大家以学习、实践、批改的方式多次接触,已经建立了熟悉感,一部分同学已经画得相当有模有样了。相信开学后我们再在黑板上一起制作,一定很酷吧。
四、克与千克
这部分内容在上周末已经安排好,由于跟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实践性很强,请同学们提前预习了本章内容。本周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指导同学们实际称重,重点感受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没有称的同学也想了各种办法,比如400克的盐2袋加200克的盐1袋掂一掂感受1千克都有多重,一包4克的冲剂(尽量)平分成4份放在手里掂一掂来感受1克有多重,每班都有十位同学展示自己身边的1克、1千克,同时根据同学们提交的不太符合1克的物品,我利用家中的精度为0.1克的电子秤,一一找到对应物品称重,我把这些作为优秀作业以及我称重结果展示给同学们,我们一起感受物品的轻重,并据此判断、估算其他物品大概多重、使用什么质量单位。
从今天的作业情况看,教学效果还不错。那么开学后,这不再额外需要投入时间重新学习。
五、数学广角——推理
这部分简单的推理和四宫格的数独,可以当成很好的思维游戏来玩的,我可是游戏高手呢,正好利用线上课的优势,一定带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所以这部分也同样不需要开学后再投入时间重新学习。
六、万以内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内容,根据学习情况、家长反馈情况,我是计划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给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重新进行教学。
以上就是当前形势下我的一些计划,并届时根据实际开学情况相应调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数学整除的数的特征教案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位置教案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众数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稍复杂的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比较
六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2
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1
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2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四第一课时教案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与面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和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学案
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和球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学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内容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初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和教学计划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
六年级数学梯形面积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