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收藏
这是一篇研究报告,报告了作者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实验教学行为研究的提出、过程和成果,算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研究报告,对于我掌握课题研究非常有帮助。
在阅读中后阅读后,我有几点想加强一下。
1. 是此次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几何画板这三个方面。报告中所列举的示范课、展示课、研讨课、体验课这些课型中的例子也都是分属以上几种素养。这让我突然联想到之前所读华北师大史宁中所写一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一文。因为二者之间都有核心素养的关联,同时在此也验证史教授所说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而与之对应的内容又可概括为概念、性质、关系与规律,这两次的阅读使我对目前教育目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数学学科教学理念的理解。
2. 文末,作者列举几何画板,制作一个面积为定值的长方形,以研究反比例函数。因为我对几何画板的使用始终有极大的兴趣,但是在现实中却苦于缺少使用环境和条件,所以缺少实践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展开这次的操作,很想把困惑梳理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也算是一种试验操作。
(1)面积这一定值是如何设定的。
(2)因为面积就要设计单位名称的问题,那么(1)中的设定需要如何控制所给数量、是否能够在几何画板中进行操作的。
(3)如何建立所画图形的长、宽与之前所给面积之间的联系。
(4)最终动点的变化轨迹是否需要追踪,否则无法展示进行说明。
后记:
为了解决疑问,我动手制作了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小课件。解决了我以上的疑问。
1. 面积可以根据几何画板上两条线段的长度计算得到。
2. 1中因为本就在画板中操作,问题也就解决了。
3. 长方形的长,我是在x轴上任意找了一点得到的,宽是通过面积与长、宽关系计算得到的。
4. 选中长宽当作平面的点画图生成。另外我还在负半轴上也任意寻找一点,量出其坐标,计算得宽,再由坐标产生动点,画出了另一支图像,解决了坐标只是数值,与单位无关的问题。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案例 ──以直线、射线、线段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圆规为媒 半径引路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引入建议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实录及评析
“线段的比较”教学设计
相反数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角的比较与运算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绝对值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关于经济的一类应用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案例分析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五猴分桃(供《列一元一次方程》)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穿越时间隧道,体会圆周率的文化价值
有理数教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