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收藏
第13课时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第(13)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在生活中发现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主题 1、师:说说在生活看到、听到、用到过百分数。说出你所说的百分数的真正意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方法。
2、创设场景出示:有奖购书活动:
(见教材22页)
问: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1、同桌的学生互相说,互相解决对方提出的问题:商场的打折,商场为促销全场按百分之几十出售,在福利彩票中的中奖率,满100送50元,银行的利率等。(交流讨论)
仔细阅读活动规则,说说会想到些什么?根据这些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
自主选择
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会很多,教师把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板书出来。
2.解决问题
(1)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引导奖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根据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
2、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说说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小组汇报)
应用拓展 (1)如果10万元的书按八八折销售,这种让利销售与有奖销售相比,书城采用哪种销售活动赢利更多?
(2)某购物中心举行活动,活动内容是当天买200送200,不满200不送。请你算一算,这样的活动相当于打几折?商家为什么不直接说所有商品打折呢?
(3)从前,某户人家有a、b、c、d、e、f、g兄弟姐妹七人,只知道a有三个妹妹,b有一个哥哥,c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d有两个弟弟,e有两个姐姐,f也是女的,但她和g都没有妹妹。请你想一想,这七个人中,男孩占了几分之几?女孩占了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之后,小组进行比较,看看书城为什么要那么做,揭开商家促销的真正面纱。
解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商家为什么要那样做,提升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小结 这次活动你有怎样的收获?你是一个有心人吗?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想想再交流
课后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六课时)
《折线统计图》案例与反思
“字母表示数”教学预案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体验·合作·建构
第三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乘法》教材分析
第十二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总复习《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复习课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预案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材分析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多位数的认识第一课时(简案)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冀教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