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收藏
第5课时问题解决(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1,练习三1~5题。 第(5)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出示以下题目:
(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再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口答问题
明确学习内容
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例1:这是教师课前收集到的一个村的彩电数量的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生口答,并说明列式理由。
(3)如果学生能提出书上的问题,就结合书上的问题教学。如果提不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今年的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对比讨论,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
①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解决的问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②你怎样来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引导分析:求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用百分数来表示结果)
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相比较?在这里要把谁看做是单位“1”?
(2)教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知道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360-300)÷300=20%
360÷300=120%
120%-100%=20%。
(3)组织全班交流
(4)如果学生不能想到第二种方法。教师提示: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点拨,让他们先算出今年的台数是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即360÷300=120%,再算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即120%-100%=20%。
(5)对比
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喜欢哪种方法?
3.即时练习
(1)把例1的问题改变为去年的彩电台数比今年的台数减少百分之几。
问: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结合刚才的例题,自己试一试吧。
若仍有学生然列式为(360-300)÷300=20%
追问:这种做法对吗?哪里错了?应该怎样解决?
(2)比较例题与练习题的异同。
师:仔细观察,这道题与刚才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点。 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
口头列式并说明理由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交流得出:这个问题是拿今年比去年增加的部分与去年的台数相比,占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让学生板书不同的方法。
说说自己的思路及解法。
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学生尝试解决,抽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思考、讨论、交流。
巩固练习 引入练习三第1,2题。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这类问题怎样解决?前面学习的分数问题对我们解决百分数问题有什么帮助? 梳理,回答问题
作业设计 练习三3~5题 独立完成作业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4.2《立方根》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学案7
苏科版数学八下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word教案2篇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4.3《实数》学案2
苏科版数学八上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word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3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2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5.1《物体位置的确定》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6.2《一次函数》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4.3《实数》学案1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学案8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学案4
苏科版数学八下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word教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上3.1《图形的旋转》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2.1《等可能性》word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学案5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6.1《函数》学案1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4.1《平方根》学案1
苏科版数学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word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学案1
苏科版数学八下12.1《等可能性》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上3.1《图形的旋转》word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下11.2《说理》word学案(2课时)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学案1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6.1《函数》学案2
苏科版数学八上3.4《平行四边形》word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学案3
苏科版数学八下11.3《证明》word学案(3课时)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word学案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