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2015-09-23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2~4页例1

设计理念: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2.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未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们都去了什么地方?能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看来,同学们去的地方真不少,玩的也很开心。(出示课本第2、3页的情景图)假期里的儿童乐园也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请你仔细观察,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

(质疑):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根据两个信息提出的问题,小朋友很快就解决了,可是有些小朋友根据看木偶戏这一情境提出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的小朋友,那到底是什么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看木偶戏)

二、交流信息,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看木偶戏的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发现了原来有22个同学在看木偶戏,走了6个,又来了13个小朋友。

师:根据你们看到的这些情景,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谁想试一试?

生1:有多少人在看戏?

生2:现在看木偶戏的有多少人?

2、同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们是怎样想的?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各组讨论情况)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用原来看木偶戏的22人,去掉去沙包的6人,然后再加上看戏的13人,就是现在看木偶戏的人数。

生2:我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是用原来看木偶戏的22人,加上又来看戏的13人,然后再减去去丢沙包的6人,就是现在看木偶戏的人数。

师:看来你们都有不同的想法,那么你们用算式计算出看木偶戏的有多少人?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老师巡视)

师展示学生计算的过程并板书:

(1)22+13=35(人) 35-6=29(人)

(2)22-6=16(人) 16+13=29(人)

(3)13-6=7(人) 22+7=29(人)

(4)22+13-6=29(人)

(5)22-6+13=29(人)

3、观察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了解前三种是分步列式而后两种是综合式。①和④想法一样,②和⑤想法一样。前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木偶戏的有多少人?)

师: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同桌交流)

通过比较优化几种解法。

4、小结:你发现今天所解决的问题和以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吗?

三、实践应用

师:木偶戏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看参加接力赛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1、第6页第1题:(课件演示:接力赛)

1)说说图画的意思,寻找信息和问题后,列出相应的算式。

2)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第7页第4题:

玩累了,还是来到休息室里休息一下吧?看好学的小朋友一起又在讨论数学问题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看足球赛)

1)解决这道题,有什么困难?

2)求中国队的总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3)填写统计表

4)通过这个统计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四、总结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拓展:

观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