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那点课堂教学思考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那点课堂教学思考

2020-02-28 收藏

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缘故。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曾经的那点数学教学经历谈一谈自己数学教学的那点浅薄建议:

备课

人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会随着自己不同的阅历而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的教育心理学中我们谈到影响学生认知的因素就有人的阅历和经验。学生常常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像我们成人一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么多,自然对于很多事物体会不到,比如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课文的理解并不能一点就透。即使我们怎么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奥秘,但是学生还是体会不到,理解不到,所以语文教学就倡导让学生“在读中悟,以读代讲”。或许随着他们阅历的增长孩子们就会对于其中奥秘理解,也可能更加深刻。记得第一次我上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在课的开始我播放了一段邓小平的视频,但是孩子们看了之后的感受却不深刻,有的孩子的话让我感觉还很可笑,那个小个子是谁啊。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他们也不知道这位伟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上好课的前提就是备好课,在这里备学生就显得至关重要。备学生我们不仅要备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被我们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上课。比如说同年龄的孩子,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还是有差别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学生备课的关键,多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更多地了解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我们备课也不能脱离学生去备课,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学生要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可是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去掌控课堂,孩子们也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回到了原点,又回到了老师自己去掌控课堂教学。这时候我们不禁疑惑到底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潘小明老师是告诉我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要通过好问题来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那么好问题从哪里来呢?我也常常为自己教学中找不到好的问题而苦恼,好问题的来源很多。1.好问题从学生先问中而来,让学生自己发问,从这些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分门别类,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类型,然后又侧重点和有选择性的进行解决,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2.好问题从学生“先做中来”,教师可以由选择和针对性的抽取一些好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来做,通过学生做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找到好的问题。3.好的问题也可以来自“情景”之中。我们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然后发问,引出一些好的问题。就像吴正宪老师在课前采取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找到好的问题突破口,再去引领学生解决问题。

但是学生是有思想的,他们是不会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的。有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去引导孩子,但是他们并不会顺着我们的方向去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组织和归纳能力,可以说对于老师调控和组织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记得前段时间我将四年级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问题的时候出示了一个教学情景。然后让孩子通过观察获取数学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提出数学问题。可是当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一下子解决不了,直接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跟这节课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后来刘邓超老师针对我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样对于孩子提出问题不予解答无意中伤害了学生自尊心。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被重视那么孩子们整节课的积极性机会受到打击。

让孩子提出问题,教师帮助解决问题很好地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但是对于如何调控好课堂,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还需要一块儿的努力之中。

向身边教师学习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我们的学校里面每天都会有老师给我思想上的启迪。其实在我们学校理念确实有许多教学方面的专家,帮助我在教学道路上不断地反思:

1. 需要教育机智

数学课堂上常常会有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应接不暇。处理不好这些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常常陷入无法停滞或者是争论的状态,这样大多数学生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我也常常为一些学生刁钻或者是钻牛角尖的问题而陷入尴尬或者是无休止的解释的境地。而一次在听刘老师课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深受启发。刘老师的讲课风格是很平淡节奏舒缓的那种,给人很普通的感觉。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似乎这个问题跟今天的教学内容关系并不是很大,如果老师继续解释可能这个孩子理解或者明白了但是确牺牲了大多数人的时间。刘老师似乎意识到这个问题,平淡地回答道:“这个问题咱们课下再讨论吧?”然后就请这名同学坐了下来。

2. 讲课需要老师的体态语言

我清楚地知道每天我不论怎么讲解似乎这帮四年级的学生都是一脸的茫然,所以每次备课我都在思考着如何让大家豁然开朗。我查看了许多的参考书籍,这些枯燥的文字似乎并不能给我的课堂教学某些方面的启迪。这时旁边扈老师走了过来,扈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年轻老师,曾经代表我们学校外出讲过数学优质课和公开课,她的课堂教学很有特点。于是我主动请教了扈老师关于这节课备课方面的问题。我要讲的是四年级下册的位置和方向,每节课我的描述似乎并不能让学生明白。扈老师给我示范着如何去讲解,扈老师还告诉我要让学生借助一些体态语言或者动作去理解方向的问题。此时我豁然开朗,单纯的描述和讲解学生可能会陷入,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一些动作或者形象的描述可能会让学生容易接受和调动兴趣。是的人对于语言描述的东西接受的很少,而体态语言或者是一些动作会让我们的讲话更加的形象生动便于接受,何况只是四年级的学生?

3.帮助学生纠错思想

几天来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陷入了迷惘的状态,每节课都会有许多的问题让你啼笑不得,孩子的错误是我这个老师所不能理解的。看看专家是怎么讲课的,上网查了查华应龙老师的视频。看着看着,姜威老师来到了办公室,姜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但是姜威老师的讲课水平可不年轻。姜威老师看我在看这方面的视频就给我讲起了华老师的故事和教学风格。原来华老师对于那些比较差的学生比较有方法,华老师主导的是融错思想,改变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和理念。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班里面那些让我头疼的学生,他们犯的错误是不是也是由于一些习惯或者是生活经验的影响呢?第二天给学生作辅导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他们出错的问题,确实很多学生并不是知识没学好的问题,还有很大的问题是一些经验和习惯的影响,想到这里我对于这些孩子们更加地有了爱心。

当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或者专家的引领,与此同时同伴互助也是专业成长的法宝,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不断虚心学习就会不断地成长和提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