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收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內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防疫在家,学习不停。通过听河南名师汤文讲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收获很多。主要表现在1、课堂内容设计巧妙。2、算理讲解透彻。3、练习题重难点突出,层次感强。4、总结到位。
汤文老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全面,难点巧妙突破,巩固练习难易适当,即使一个数字都经过推敲,教师语言简洁精炼,总结到位。如笔算除法的起始课42÷2的竖式计算,数字2使用2次,不方便学生观察理解算理,换成46÷2表示更清晰。先从分一分到竖式计算学习,用一句话“我们不仅能用小棒分一分进行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直接讲解竖式的计算过程。
除法竖式计算的算理是这样的:如46÷2,先用小棒分一分,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剩下的6根,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3根,2捆+3根是23根。还可以用竖式表示,被除数46高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2写在商的十位上,用除数2乘2个十得4个十,4—4=0,十位数正好分完,0可以省略不写,再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再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3写在商的个位上,用除数2乘3个一得6个一,6—6=0,正好分完,0表示没有剩余。除法竖式计算算理,结合分小棒的过程,显得通俗易懂。练习时分层设计,先分一分,写出46÷2的分的过程,即口算过程;再用竖式计算,说一说每计算一步,它表示的含义。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经过了,体验了,在困难面前思考过。学生单独计算时,错误率低,整体计算效果很好。
笔算除法的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与分小棒的过程一样。接着练习题与例题同步,符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一听就会,跃跃欲试。接着进入练习展示,练习题类型全面。首位没有余数时,个位分没有余数和有余数两种情况,如46÷2,45÷2。其次练习题量大,以多种形式渗透口算,解决问题形式多变,选取身边的常见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要动脑筋想一想,才能解答,真的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学生在解题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研论文 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人教版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以孩子的视角捕捉信息
北师大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三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写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重视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8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的数学课》教学论文
人教版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二
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