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的运算复习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的运算复习

2015-09-21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综合调动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3.促进学生主动精神与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数与代数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如四则计算、方程,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对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复习。请看,下面有一段关于农田小麦收割的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出示:某农场要收割1300公顷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5天后改为每天收割80公顷。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学生1:5天收割了多少公顷?

学生2:现在每天比原来多收割多少公顷?

学生3:还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割完?

教师:第三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要综合用到我们学习过的有关知识解决,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自主解决,交流反思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解法:(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学生:我从问题分析,要求剩下的还要收割多少天才能完成,又知道剩下的每天收割80公顷,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还剩下多少公顷小麦没有收割。根据已经收割了5天,每天收割60公顷这两个条件(信息),可以算出已经收割的公顷数

教师:除了像他这样从问题入手分析,还有别的思路吗?

学生: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从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可以计算出已经收割小麦的公顷数,再由要收割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可以计算出收割5天后还剩下的公顷数

教师:请想一想,这两个同学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些知识?

学生:他们运用了乘法、减法和除法的知识(教师:你能说具体些吗?),如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是5个60,所以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计算出5天收割的公顷数

教师:其实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还要综合考虑,比如,我看到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同时我也看到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所以,我在思考时,直观感受到可以求得剩下的公顷数。像这样在分析时,既看到根据某几个条件可以求得什么问题,还要思考求得的问题对解决最后的问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可以用方程解的,在这个问题情景中我发现一个等量关系,就是前面5天收割的加上后面收割的就是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1300

学生:还可以这样找等量关系:根据总公顷数减去已经收割的公顷数等于剩下的公顷数来列出方程,即:80x=1300-605,x=12.5。

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写上答语。

3.反思

教师:通过刚才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我们在解决含有等量关系的问题时,不但可以运用四则计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用方程去解决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学生:我们对前面学习的有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学生:我认为解决问题时要综合应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对问题情景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三、课堂活动,增强体验

1.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1题,解决后再交流在交流时教师强调:要解决唐阿姨带的50元钱够不够买15kg大米的问题,用到了怎样的策略?(比较,用15kg大米的价钱与50元比较)

2.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5题,解决后再交流在交流时教师强调:(1)王教练大约要带多少钱?为什么可以用估算?你是怎样估计的?(2)王教练付给售货员2000元,应找回多少钱,可以用估算吗?为什么?

四、独立解决,促进发展

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2,3,4,6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你今天学习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通过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但帮助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复习解决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