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也这样“好玩”----清华附小1+x整合课程听课反思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课也这样“好玩”-...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数学课也这...

数学课也这样“好玩”----清华附小1+x整合课程听课反思

2020-02-22 收藏

周末我们有幸到东区众意路小学听课,聆听清华附小的“整合数学”的理念以及三节不一样的数学课,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好玩。

汤卫红老师执教一节《七巧板中的分数》,七巧板是孩子们都爱玩的益智学具,但是和数学巧妙的联系起来,这样的课程确实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乐趣。首先课前汤老师看到学生都是以小组形式的座位,汤老师先让孩子把凳子换到最舒服的地方,一个小小的举动看出汤老师是一位心中有学生的老师,而且还与我们的数学巧妙联系起来:“你是旋转180°吗?”没人举手,又问:“那你旋转多少°呢?”在这样的交流中,汤老师注重让孩子说用数学简洁的语言更准确。这节课就这样悄悄地开始了,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一位兰州的朋友打电话说他不会画七巧板,你能怎样给他介绍呢?先让学生介绍七巧板的特点,根据学生介绍的基本信息,反问这样能画出七巧板吗?这样就让学生深入思考七巧板里三角形的关系,这样图形要画在什么范围之内?教师一直不断地追问,一步步激发孩子的深度思维,让学生真正明白七巧板中每个图形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让孩子们画、折、剪七巧板,最后加大难度---巧拼四色七巧板,最后让孩子们谈谈对数学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孩子从思想、方法等谈谈自己的收获。这一节课上了一个多小时,可以说是一场头脑风暴,学生们能坚持上这么长时间非常了不得,也足见教师的智慧。

姜国明老师的一节《玩转正方体》,从猜谜开始,又与正方体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拆正方体的连接棒,展示拆解的情况,让学生观察、猜测、验证,谈自己的发现,这节课以工具(智慧片)为载体,通过工具撬动课堂,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让儿童的智慧在指尖绽放!姜老师做专题分享《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合数学”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中《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李静老师执教了一节数学阅读课《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因为这本绘本难度大,教师以这本书前几页为情境,主要让孩子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工具,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将方法摆在桌上。又让孩子想办法表示52,你打算怎么办呢?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小组合作又不断地动手操作,用学具收学具,一句“能放能收”,李老师组织课堂能力很强,我非常佩服李老师,她不断地表扬与鼓励,一年级的孩子能坚持上一个小时真心不容易,而且这节课的学具很符合本节课,李老师专门在校园里面捡石子、准备的绳子,非常用心。

百年清华附小,始终不变的是对“人”的关怀,以“成志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立人”功能,实现对“人”的价值观塑造和道德修养的锻炼----这就是清华附小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内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