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收藏
1 比例的认识
项目 内 容
1.8÷17= =( )÷( )=
2.观察下表,你发现了什么?
竹竿长/m 2 6 …
影子长/m 3 9 …
分析与解答:
(1)观察、计算。
3∶2=1.5,9∶6=1.5……这说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竹竿的影子长与竹竿长的( )是相等的。
(2)写等式。
3∶2和9∶6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5,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写成一个( ),即3∶2=9∶6或=。
(3)明确含义。
像3∶2=9∶6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
心中
有数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要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9∶24和3∶8 (2)∶和 ∶
(3)4∶8和3.5∶5 (4)0.9∶0.3和15∶5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6 7 18
2.(1)比值 (2)等式 (3)比例
3.比例
4.(1)可以 9∶24=3∶8
(2)可以 ∶=∶
(3)不可以
(4)可以 0.9∶0.3=15∶5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的概念2
高一数学柱锥台体的表面积2
高一数学函数基本性质
高一数学函数的最大(小)值4
高一数学换底公式2
高一数学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高一数学求函数零点近似解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1
高一数学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的概念1
高一数学柱锥台体的表面积1
高一数学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高一数学换底公式1
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高一数学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的概念2
高一数学三角比的和差化积2
高一数学映射函数定义域值域
高一数学三视图1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高一数学函数的最大(小)值3
高一数学三角比的和差化积1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的概念1
高一数学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体积2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性质和图像
高一数学上册模块总复习
高一数学两条直线平行
高一数学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高一数学简单逻辑联结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