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收藏
比例的应用。(教材第19~20页)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难点: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汽车玩具、小人书等。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原始的商品交换形式不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而是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进行的,按一定的比例交换自己所需物品的,其实现在人们有时还会用这种“物物交换”的古老方式进行交换。(出示教材主题图)你看淘气和奇思就是这样交换的。
师:根据以上主题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淘气有14个玩具汽车。
生2:奇思想用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奇思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1:可以分步进行交换,14里面有3个4,也就是说能换3个10本,即30本小人书。还余2个玩具汽车。
生2:余下的2个玩具汽车,正好是4个玩具汽车的,也就是还能换10本的,即5本小人书,所以14个玩具汽车一共可换35本小人书。
生3:还可以通过列算式的方法,因为14里面有3.5个4,1个4换10本小人书,3.5个4就可换35本小人书。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现在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比例的应用)
师:“4个玩具汽车换取10本小人书”这种交换方式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你们试一试吧!
小组合作、汇报。
生:4∶10=14∶x。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生:知道其中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把它叫作未知项。
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师:像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意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的过程叫作解比例。同学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4∶10=14∶x中x的值吗?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1:把比看作除号,那么4∶10=14∶x就可以转化成4÷10=14÷x。
生2:把4∶10=14∶x转化成4x =10×14 来解。
师:非常好,下面请一个同学解释一下4∶10=14∶x转化成4x =10×14来解,依据是什么?
生: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
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35)对了,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
生1: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则x值正确。
4∶10=0.4 14∶x=14∶35=0.4 比值相等 x值正确
生2:若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则x值正确。
4x=4×35=140 10×14=140 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 x值正确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
生:解比例可以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解比例的方法,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
课件出示下面的比例。
24∶0.3=x∶0.4 =
师:这两个比例你能解答吗? 第2个比例形式上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师:你能指出这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吗?
生:等号左边分数的分子以及右边分数的分母是外项,其他的是内项。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通过小组的回忆与探讨,进一步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掌握了列比例、解比例的方法,并对求出比例中x 的值进行了检验,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生2:解比例的关键就是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并根据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生3:求出未知数的值后,代入方程进行检验。
比例的应用
4∶10=14∶x
解:4x=10×14
x=35
解:0.3x=24×0.4 解:7x=3.5×4
x=9.6÷0.3 7x=14
x=32 x=2
A 类
1.解比例。
2.根据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40和x的比等于5和8的比。
(2)等号左端的比是3.6∶4.8,等号右端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1.5和x。
(考查知识点:解比例的意义;能力要求:会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比例)
B 类
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米,他的影子长0.5米。一棵大树的影子长6米,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考查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力要求: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1)x=36 (2)x=0.1 (3)x=0.4
2.(1)40∶x=5∶8 (2)3.6∶4.8=1.5∶x
x=64 x=2
B类:
解:设大树的高度是x米。
1.5∶0.5=x∶6
x=18
教材第20页“练一练”
1.(1)5 (2)6∶2=15∶x x=5
2.1∶4=x∶84 4∶10=x∶250
解:4x=84 解:10x=1000
x=21 x=100
4.解:设笑笑收集的邮票有x张。
3∶5=36∶x
3x=180
x=60
5.解:设模型的高度是x米。
1∶300=x∶600
300x=600
x=2
2015学年高三下学期数学暑假作业(文)
高三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2015学年高三下学期数学暑假作业(理)
广东省东莞市2014届高三模拟(一)数学理试题
高三数学综合测试题 立体几何章末
潍坊市2014年高三数学期中考试真题试卷(理科)
浙江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2014潍坊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理科试题
高三数学重点:概率训练题
2015高三数学概率训练题
金山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4
2016学年高三数学第三册概率与统计单元测试
2014-2015学年上海浦东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洛阳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2014
2015年高三数学数列通项求和相关练习题
2015高三数学数列测试题
2014洛阳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铜梁中学校高三数学理科学月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4衡阳八中秋高三数学上第二次月考检测
2015高三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章末复习测试
高三数学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测试
上海高考数学试卷答案(理科)
高三数学统计与统计案例、算法初步检测题
2014长春十一中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重庆铜梁中学校高三上学期数学文科学月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4届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理科)
2014数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模拟试卷(理科)
2014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理科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