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收藏
立体图形。(教材第90~92页及第91页第5题和第92页第7~11题)
1.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画出从指定方向看到的形状。
3.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师: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师:如果把上面的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生:长方体、正方体一类;圆柱、圆锥一类。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各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绘制表格。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长方体 面 棱 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复习圆柱和圆锥。
师: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绘制表格。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圆锥 一个圆 展开是一个扇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一条)
2.复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出示教材第90页第9题。
(2)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并在小组内讨论观察的结果。
(3)教师归纳观察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第8~10题,集体订正。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进一步巩固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 体 图 形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长方体 面 棱 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圆锥 一个圆 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一条)
A 类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高一数学知识要点与公式总结
名师支招:高一新生学数学该怎么学习
高一数学公式:圆柱体积公式
高一数学关于集合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概念的扩充
高一数学《子集、全集、补集》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1.2子集、全集、补集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1)—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与方法学习
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二)
高一数学公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高一年级数学三角不等式公式整理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
高一数学公式:排列组合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一)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函数(一)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公式:扇形计算公式
高一数学教案:几何概型(1)
高一数学教案: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1)
高一数学三角公式以及恒等变换总结
高一数学教案:子集、全集、补集(二)
高中立体几何的几条方法
高一数学教案:演绎推理导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一)
高一数学教案:合情推理导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3)—值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