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019-12-04 收藏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材第87、88页)

1.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能运用平均数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你对平均数有哪些了解?

生: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1.课件出示下面的文字。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师:你知道1.2m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1:通过调查6岁儿童的身高得到的,在一些6岁儿童中,大多数身高不足1.2m,也就是说我国对于6岁以下儿童是免票乘车的。

生2:在调查的6岁儿童中,这些儿童身高的平均数不超过1.2m。

师:你们分析得很对。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所以说你们解释的免票线的确定具有合理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的意义,这正体现了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统计表。

师: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用总数除以总份数。

师: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选手1的平均分最高,他是第一名;选手3的平均分最低,他是第三名。

师: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用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有的评委打分太高或太低。

生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平均就更公平、更具有代表性了。

师:说得很对。请你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后选手2是第一名,选手1是第二名,选手3是第三名。

师:随着计算方法的改变,选手的名次也发生了变化。说一说,现在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1: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生2: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平均数真的很灵敏。

……

师:你们理解和分析得很透彻。的确,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具有代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师:我们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它就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生2:平均数很灵敏,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生3:在计算平均数时,一般是先去掉极端数据再求平均数,这样求出的平均数才更具有代表性。

平均数的再认识

1.2m的意义

选手比赛: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A 类

1.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8°C、15°C、24°C、17°C。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2.今年四个学生的父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求今年这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再过十年,年龄最大的父亲比年龄最小的父亲大多少岁?

(考查知识点:在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求平均数的问题)

B 类

3.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

寿命 450时 550时 600时 650时 700时

只数 20 10 30 15 25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4.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3)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分、92分、92分、95分、95分、96分、97分,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分数的平均数是最后得分。求该班的得分。

(考查知识点: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8+15+24+17)÷4=16(°C)

2. (42+39+38+41)÷4=40(岁) 42-38=4(岁)

B 类:

3. (450×20+550×10+600×30+650×15+700×25)÷100=597.5(时)

4. (92×2+95×2+96)÷5=94(分)

教材第88页练一练

1. (1)数学:30÷10=3 英语:24÷10=2.4

(2)数学更受欢迎。对平均数的认识略。

2. (1)(7+7+7+8+8+8+9+9)÷8=7.875(岁)

(2)(7+7+7+8+8+8+9+9+45)÷9=12(岁)  对平均数的认识略。

3. 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