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解析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解析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解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解析

2019-11-15 收藏

ժҪ:中国素有文化古国之称,我国一直注重科学文化教育工作。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为日后的文化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基础,因此,更加应该得到重视!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小学生认为较困难的一门学科。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数字计算、图形、单位换算等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鉴于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提问方式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了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方式和教学领域也应该与时俱进,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探索知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提问引入课堂,并注意问题设计的优化、提问的方法和问题的时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积极价值,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意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即教师单方面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只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质量较低,真正掌握了知识的学生很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加入课堂提问的形式,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问过程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答案,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问题答案被教师完全控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问题,当学生回答时,教师会无意识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轻率地添加个人评价,从而影响了学生表达个人想法。第三,候答时间不充足。学生回答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这期间,一些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彻底打开,就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考。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教师都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踊跃回答,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实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课堂的提问技能,实现最佳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认真设计提出的问题,为课堂提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因此,要在教材研究上下功夫,要做好课程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要做到吃透教材知识,掌握教材的难点,实现透彻的理解和整合;然后综合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设计合理的问题,为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好的问题,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设计步步相扣的问题,并根据课堂情况适当选择增加或删减,以达到最佳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问题的语言应准确清晰,难度应适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时,使用的语言不应过于笼统,应该有明确的导向,否则学生无法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例如,在讲解被除数的过程中,对于算式105=2,教师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的10是什么数?此时,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如10是一个大于9的数10是个两位数10是偶数等。由于教师没有准确说明所提问题的方向,学生就没有回答出教师设计的被除数的答案。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问题的难度,以便学生快速给出正确的答案。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则起不到课堂提问的意义,可能还会使学生自我膨胀,觉得自己对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答不上来,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排斥的情绪。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照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提问,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注意提问时机,加强提问的实效性

1.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做到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问题,在提问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鼓励,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后,教师可以给出异分母分数计算问题,如1/2+2/3,并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问题,那么如何计算异分母的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旧并引入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绘图的知识时,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绘制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对于这样的问题,使用旧知识很难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即将顶点扩展到相对侧的垂直线,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问题要具有实际操作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两侧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操作问题,首先展示1cm、2cm、3cm、5cm、7cm等长度不同的小木棒,然后提问:大家动手拼一拼,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之后学生积极地操作,但许多学生都是在自由地拼出形状,或者即使有人拼出三角形,也没有记录。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学生没有方向,不知道怎样进行操作。教师应该首先强调三角形的概念,然后明确要求学生选择小木棒拼出三角形,并做好记录。这种操作不仅有意义,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教学立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在正方体上切一刀,切口是什么形状?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考,这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切口可以是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等,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结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认真设计问题,掌握提问的时机,注意提问技巧,不断提高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杨文辉.巧妙运用提问艺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5(04):33-34.

袁家麟.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提高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J].科学大众,2014(11):55-56.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