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收藏
:新课程改革将热点聚焦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备素养之一,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通过有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力;小学数学
引言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会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主阵地,让学生的学习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得到锻炼和提升,是小学数学教师应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把握好个体与主体的关系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设计了诸多体现学生主动学的活动。但是,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群体,而不能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主体地位只是体现出有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比如,某位教师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方法,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即1802=360;之后,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刚才的方法,将知识迁移,在探究五边形的内角和时能将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为3个三角形内角之和,即1803=540,以此类推,得到六边形、七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为(n-2)个三角形内角之和,即180(n-2)。以表面上看,该教师确实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探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自己迁移、自己想到的,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但是在热热闹闹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甲是这样做的:将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那五边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加上四边形的内角和,即180+360=540;这位教师看了学生甲的方法后,问其他学生:这个方法可以吗?学生回答:可以。之后没有对学生甲的方法再做评价,而是直接出示了表1,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有学生都填得正确无误。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灵活、开放自由,实则缺乏主体本质上的灵动。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就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体即学习主体,并不是大部分学生才是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甲的方法虽不是教师所倡导的主流方法,但非主流方法同样是学习主体中个体的主流方法,同样需要教师关注。鉴于个体即主体,本环节的学习可以再开放一点:探究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表达式后,暂时不出示表1,而是以认领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多边形来研究其内角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受约束,他们不再拘泥于将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这种思考方法,而是有更宽广的思维空间。或者,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甲的方案后,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这一方法可不可再变化,进而让学生发现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其中的四边形再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学生分别汇报,类推到任意的n边形的情况,再由学生汇总概括出示表1。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1的纵向内容,让学生总结将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的思考方法,从而获得180(n-2)的表达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尊重每个个体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想法和意见,经历探究过程自我生长出正确认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二、把握好铺垫多与少的关系
有的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就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自由,提示越少越好。实则不然,提示的多少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有时需要教师提供较多的铺垫来帮助学生找到思路,有时只需两三句点拨,学生就能自主思考。例如,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小编先让学生观察棱长为2或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涂色后,把它切割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切割棱长是4厘米、5厘米的正方体,得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是多少,最后让学生根据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点,比较表2中数据的特点,发现规律,并让学生通过切割棱长为6厘米、7厘米的正方体来验证发现的规律,从而得到当棱长为n(n2)时,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是8,(n-2)12,(n-2)26。像此类探究规律的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探究比较抽象的规律时,教师需要安排足够的思维铺垫,才能使学生慢慢地接近规律的本质,如果没有棱长为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情况时的探究和讨论,学生无法得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及数据的特点。那么,当棱长为n时,探究三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就是一句空话。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不以铺垫思维出现的多少论成败。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铺垫思维环节过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缺乏造成认知冲突的机会,也就无法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因此,按照内容的难易和学生的学情,决定铺垫思维环节的多少,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力。
三、把握好引导与思辨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要把握好引导和思辨的关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引导,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小编在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法探究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前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等教学中,也应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知识经验基础,学生经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是能够自己推导得到算法的,而这个过程又恰恰是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所在。因此,利用好、实施好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迁移的过程。其中,学生学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检索、整合、构建、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解决新的问题,就是自身学习力的提升。
四、结语
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要教师额外地付出多少,而是要把握好课堂的四十分钟,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聚焦学生的学习点,抓准学习生长点,让学生真正学会学数学、用数学,从而有效提升其学习力。
[参考文献]
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6):9-13.
陈习松.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135.
高分必看:高二数学复习的3种方法
高一新生必读:高中学习方法汇总
晚自习如何提高效率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
高中数学应注意那些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
学好数学应该掌握的3个核心
高三成绩下降的原因
高考数学没考好,90%是因为高一错过了
高中学习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我有方法与技巧,你约吗?
史上最强学习方法:六先六后
高三生怎样突破数学中等成绩
做好高三数学规划 迎接人生梦想挑战
高一数学这样学,想不提高都难!
高二文科,狠抓数学必须从现在开始
过来人分享:高中数学从71分到142分的蜕变
高一数学学习心得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中数学应该如何学
有了这些法宝,我想我能上天了!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学习建议及高数特点
高考状元分享:高三数学复习技巧
高中数学10大提分技巧
高中数学十大抢分技巧
知水柳:高中三轮复习必知
中学生晚上这样学习让效率加倍
名师分享:高中数学8大学习技巧
高中数学学习技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