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
收藏
按比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分配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平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课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把“按比分配”的问题转化成“归一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用“整数乘除法解答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把“按比分配”的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乘法解答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渗透方程思想,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引导学生学会完整的检验方法,并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三、巧设习题,让学生“走进”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从基本练习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再到没有直接给出比、连比的题目,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索中验证、品尝自己的学习成果,再次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1.还存在老师讲得稍显多了,学生说得少。学生都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的学习,没给学生自己提问的时间和学生自己回答同伴的问题的时间。
2.课堂的节奏把握得不是太好。比如引入时应该要快,新授时稍微要慢一些,但新授内容一定要在20分钟内完成。练习要前慢后快。我上完例2时已超过20分钟。这样一来就挤占了练习的时间,稍显仓促,学生所学的知识没能得到更好的巩固。
3.学生的发言面还不是太广。课上没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需要帮助的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完善。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5—2016(上)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理科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201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三年级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数学理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高三数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学科个人教学计划
上学期高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2016高三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
下学期高三数学教学计划
2015年秋高三级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文科)
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北师大版)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6级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表(表格式)
高三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表格式)
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学期教学科研计划
高中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数学下学期中考知识点梳理
高中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文字式教学工作计划参考
2015—2016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表(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