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组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2019-10-25 收藏

【ժҪ】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 ;问题 ;策略

数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方法的因循守旧和照本宣科,这种灌输式教学法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小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断渗透,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自主学习和应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相较于知识的传授,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旨在通过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自主探索与动手实践,相较于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言,更加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实践,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进一步尊重和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完善

一方面,传统教学观念的遗留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法,强调的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交流、讨论、探索和求知,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着辅助的引导作用。然而,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依然坚持固有的传授式教学理念,过多地干预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过程,依然采用我讲,你记的方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灵活性。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缺乏对合作时机的重视。部分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并未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科学选择合作时机,而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题型都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滥用,降低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影响了小学生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较低

小学生们,大多处于12岁以下的年纪,无论是知识积淀还是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对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畏难情绪,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如果没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势必会导致小组成员实现两极化发展,加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只将小组合作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延续到课后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未注重其内在价值和意义。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后,经由小组讨论后给出答题思路和意见,过分看重最终的答题结果,忽视了学生小组的内部讨论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忽视对整体教学气氛的构建,促使学生只是在简单的提问讨论回答模式下不断循环,久而久之就会显得单调乏味。这种缺乏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缺乏科学的互动、学习重心单一,这将大大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正确选择时机,营造良好情境

小组合作虽然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但并非万能,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此,教师引导立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注重对时机的分析和选择,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创设多元情境,增添教学趣味,避免方法运用不当,造成学生厌学和惧学情绪的增长。相较于传统的知识讲解,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更加直观化、简单化和形象化,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有助于自身各方面能力地提升。

2.合理构建小组,科学设定内容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前提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教师要坚持强弱结合、组间同质的原则,让小组内部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小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激发小学生们努力展现自己,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小组内部各个成员都要对应具体的职责,各司其职,有序合作,定期对组内成员的职责进行轮换,确保每个人都能拥有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观察、了解和研究,及时粉丝和反思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地拟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和内容设定。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们可以以每个小组的组长作为建筑工程师,然后每个小组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搭建工程建筑,比赛哪个小组搭建的建筑样式最多,最稳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踊跃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

3.创新合作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应该具备更多的学习权利。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就学习内容展开积极有效的探究,引人一些更为多元的合作学习手段,帮助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这样才能凸显素质教育的意义。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定理时,教师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折纸和剪纸等手工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究。学生们可以对圆形的彩纸进行自主分解、拼接和转化,将圆分解成若干个其它的形状。在这个不断分解和组装的过程中,学生将对圆形和其它图形的变化规律具有更加深刻和形象的认识,并对圆形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特征和相互间的数量关系,更加熟悉和了解。

4.及时评价总结,升华合作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自主交流、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对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完善下一次的小组合作方案;二是并将学习到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深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养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三是对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合作主动性,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加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目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拟定小组合作学习方案,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规范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