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5
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9)》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一、教学内容
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
2.使学生学会借助维恩(Venn)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三、编排特点
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
2.重视学生的已有基础,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教科书在编排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基础,先展示学生运用连线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再介绍画维恩图的方法,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要求。
3.提供丰富的练习内容,有层次地渗透集合知识
除了提供两个集合之间有交集且部分元素相同的情况外,为避免思维定势,还给出了两个集合没有交集(练习二十三第4题第(1)题)、有包含关系的两个集合(练习二十三第6题第(1)题)等情况,丰富学生对集合间关系的认识。
四、具体编排
1.例1
(1)例1,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即,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把重复的连起来(找到交集的元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4)介绍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苏科版九上1.5中位线(2)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1《正切》课件+学案
苏科版九上方差课件
苏科版九上1.5中位线(1)课件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课件(4份)
苏科版九上4.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苏科版九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二)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5.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5.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课件
苏科版九上1.1二次根式课件
苏科版九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
苏科版九上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1《正切》课件(共17张PPT)
苏科版九上5.1圆习题课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5.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性质课件2
苏科版九年级上圆的全章复习课件
苏科版九上正方形性质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5.7正多边形和圆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一)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下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课件(2份)
苏科版九上矩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九上3.1二次根式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