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研究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9-10-05 收藏

ժҪ: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即趣味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然后从微课应用于导入新课、微课应用于突出重点、微课应用于巩固复习三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重点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课也逐渐应运而生。微课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微课教学模式未被运用之前,很多家长与学生无法接触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且家长与学生也都需要配合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微课的出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主动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起到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作用,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微课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也应设计更加轻松明快的内容,且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也要注意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可接受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也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否接受,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使得微课的设计针对性更强。

(三)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也应以小学数学学科的具体要求为基础,注意微课的设计要起到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尤其是在翻转课堂中,微课是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重要资料。

二、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

(一)微课应用于新课导入

对于年龄比较低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他们更喜欢的是活泼的课堂教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际的需求为出发点,巧用微课进行短小精悍且又活泼的课堂导入,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同时也给学生感官上的享受,从而促进学生快速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这样也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应用于突出重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基本上都是教师给学生传输全部的内容,教学重点也没有突出,学生不仅没有掌握所有的学习内容,而且也会影响学习效率。但是微课的运用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着重给学生讲解重点知识,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也应以教学重点为设计基础,真正做到重点突出,如此才能让学生的学习针对性更强。以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小编在微视频中给学生展示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这样学生也更好地认识了人民币,紧接着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旋转的人民币,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确保学生能更好地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这个过程中,学生重点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且不知不觉地就将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微课应用于巩固复习

一节课仅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但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再加上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基础知识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就会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或是没有完全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且每个教师的精力有限,因此也不能做到全程给学生进行课后解答,同时,家长也因为自身因素不能辅导孩子巩固复习。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课后复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上课之后进行延续学习,从而达到查缺补漏、巩固知识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呢?小编认为可以利用一些公众号上的微课,如数学加数学天天练等将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并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促进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

三、结语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为此,教师要遵循微课设计的原则并充分运用微课的优点,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逐渐增强微课的教学效果及其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