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文章 教学班级管理博客------数学课堂上的养成教育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研文章 教学班级管理...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教研文章 ...

教研文章 教学班级管理博客------数学课堂上的养成教育

2019-09-24 收藏

学习《解决问题》的课堂上,上课十分钟学生发言很积极,注意力集中,随着老师的提问不停的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十分钟后个别孩子开始做小动作,拿橡皮,摸摸手指头,小眼睛看看窗外,个别孩子注意力已经游离课堂,人在课堂心在外,再过几分钟,跑神的孩子越来越多,说说悄悄话,偷偷玩玩抽屉里的玩具。

看到这种情形,我赶快改变讲课的思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说说你的这个问题的看法,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并用鼓励语言表扬个别听讲认真的孩子。“看,这个小朋友坐得多直呀!”“看,他听得可真认真!”“我最喜欢坐得直,听得认真的孩子了!”“我可真喜欢你!”鼓励语言对低年级孩子很是受用,他们已经开始把游离的思绪拉回了课堂。接着,我故意让问题产生争执,孩子们观点不一样,立刻争执起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讨论,课堂渐渐回归了正常。

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许多的不足。

特别是注意力方面,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数学活动与游戏、童话有机结合起来,时不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师适时的表扬、鼓励与肯定,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能靠学生自主探索找到答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不包办代替,让他们去尝试、体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小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还可以抓住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动”激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这种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易于激发学生深究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定能解决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