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前后》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公开课《前后》说课稿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公开课《前后》说课稿

公开课《前后》说课稿

2019-08-31 收藏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前后》,下面我将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七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前后》是河北版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课程内容上属于图形与几何。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置关系——上下,对空间位置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课通过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空间位置概念的过程,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继而对今后学习里外、左右等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智力障碍学生10人,女生3人,男生7人,年龄在9——10岁之间,其中唐氏综合症7人,以中重度智力残疾为主,学生之间程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分层,在每节课都会实施不同层次的目标。就本节课而言,学生分为2组。

A组:曹、孟、胡、花、王、郑

本组学生中曹、胡和孟同学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王、花、郑同学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但在知识的理解上比较快。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上下的方位掌握情况较好。

B组:张、韩、杨、陈

本组学生中张、韩对方位概念掌握具有间歇性,杨、陈基础知识不扎实注意力时间短,需特别关注。

三、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组: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B组: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能够理解物体有前后方位。

〖对应新课标第一学段知识技能3.〗

数学思考:

A组:在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B组:能够在引导下指出或说出实际情景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初步形成空间概念。

〖对应新课标第一学段数学思考2.〗

问题解决:

A组:能够用前、后位置词语言描述生活中一件物品的位置。

B组:能够用在引导下用前、后位置词语言描述生活中一件物品的位置。

〖对应新课标第一学段问题解决1.〗

情感态度:

A组: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B组:在他人的引导下,感受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对应新课标第一学段情感态度3.〗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用前、后位置词描述生活中物品的位置。

难点: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上谈一谈: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智力障碍学生障碍类型复杂,程度不同,每个学生学习生活数学的起点、方式、能力存在差异。为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分层教学,实施个别化教学与计划,显的尤为重要。同时,培智生活数学,更重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利用来自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分层教学,关注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育,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

2、充分利用家庭学习资源,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过程,积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经验;

3、抓住学生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六、教学准备

1、微课视频。本节课尝试使用新教学模式,课前利用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也是在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决定的。关于“前后”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经有“前、后”的概念意识,他们或多或少的会在“前面”或“后面”的指令中寻找物品的方位。但是尚不理解物体之间前后位置的相对性,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通过录制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家提前预习关于“前后”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学习视频。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对“前后”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生活实物,通过摆一摆、看一看等尝试区分两件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并以视频的形式上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展示学生的学习视频,自学效果较好的视频可以作为范例引导教学。自学效果有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及时矫正,进行评价反馈,并在生成学习,用家庭学习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并渐渐运用到生活中去。

3、微信互动平台。通过微信群进行课堂实录转播,与家长实时互动,切实做到家校联合,既能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也能利用家长的参与,丰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游戏互动导入新课;二是探索新知,解决问题;三是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四是小结与评价。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说相反字”的小游戏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了一个小游戏,仔细听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字,请你说出一个与它相反的字,并加上你的动作。大——小,长——短,上——下,前——后。(板书课题:前后)

通常我们约定,站定以后,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请和老师再来说一说:前、后。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研读培智生活数学课标的基础上,我们深知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游戏的导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做到巩固而知新。也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个环节是探索新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我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逐步递进。

首先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座位的前面或后面分别是谁。(要求A类生能够独立完整的表述: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B类生能够指出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中的词语或者名字)这一活动设计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从学生自身出发,更容易让学生切身感知“前、后”方位。

其次是利用家庭学习资源,生成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去观察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形成空间感。在这里,老师会出示学生在微课学习过后的自学练习视频。每个孩子的学习视频,都可以成为课堂中再学习的资源。(要求A类生能够完整的表述:××的前面是××;或××在××的前面。B类生能够指出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的前面是××;或××在××的前面,句子中的词语或者名称) 这一环节设计,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培智课堂中来,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是“动手做”,请学生按要求将物品摆在指定物品的前面或后面。通过一系列小活动的设计,分散了重难点,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利于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能力、需求与学习表现,分层教学,预设多种可能性,并在课堂中适时调整,灵活运用,提升学习效能。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生成学习,利用家庭学习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从学生站路队这一生活事件,引入“前后”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在活动过程 中适时引导学生站路队,做到快、静、齐,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重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环节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培智学数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需要,还应该注重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本环节设置,从生活经验获得知识,并用所学知识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紧扣我校“自强自立,健康有礼”的核心素养,视机培养学生爱学习,讲文明。

第四个环节是小结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微信平台,实时转播学生的课堂实录,让家长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这一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更切实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总之,本节课总体上是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