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收藏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第83~86页的内容。
1.通过情景图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图形的对称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会区分轴对称图形。
若干张图片和几张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水彩笔,剪刀。
1.出示教材第83页的图片。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启发:如果我们把每张图片沿中间的线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对折,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轴对称现象。也就是说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师:在你的周围还有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6页。
旨在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2.举例。
启发:想想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轴对称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请同学们在教材第107页任选一个图案剪下来,把它对折。
学生动手做一做。
教师提问:通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质疑:什么叫“完全重合”?
归纳: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剪一剪。
出示教材第84页例4,并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师:剪出的是轴对称图形吗?用这种方法,你能再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思考后开始动手操作,最后,学生展示自己剪出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3.试一试。
把教材第109页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订正。
1.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
2.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
3.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3题。
4.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4题。
5.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5题。
师: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对称图形收集中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第一、第三、第五幅图。
2. A C T M X
3. 略
4. 第一、第三、第五、第八幅图。
5. 略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对称是一种美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很多。初步掌握对称的奥妙,既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又能让我们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和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创造出对称的作品,装点生活。正如20世纪著名数学家赫尔曼·外尔所说:“对称是一种思想。通过它,人们毕生追求,并创造次序、美丽和完善……”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08届吉林省高考数学第五次模拟考试1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试题1
高考数学求线与面的角测试
高考数学复习推理与证明变式题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试题分类2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测试卷
高考数学法向量在立几中的应用测试2
08届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综合练习2
08届高考数学(文理科)模拟卷3
08届高考数学(文理科)模拟卷1
高考数学简易逻辑复习练习
高中毕业班数学全国统一考试试题2
08届高考数学(文理科)模拟卷2
08届高三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基础训练
高考数学集合简易逻辑复习测试题
高考数学法向量在立几中的应用测试1
高考数学能力小题训练
高考数学理科考试试卷与答案
高考数学导数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数学不等式复习测试题2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08届高中毕业班文科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查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汇编
高中毕业班数学全国统一考试试题1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试题分类1
高考数学线性规划问题试题汇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