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收藏
1.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迁移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来。
在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而且在本册的分数乘、除法两个单元,学生又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两步计算。本单元教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它的运算顺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自主的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两种基本的解题思路,一种是先求出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另一种是先确定所求数量是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相对而言,第一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和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一致。因此,教学时,既要突出第一种思路是重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一思路,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做到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但不刻意追求多样化。
(2)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两个例题都是通过画线段图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的另一部分来使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找出数量关系,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加强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比较。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解题思路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弄清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课时
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课时
2016年4月中原名校高三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2016四川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
2016年4月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数学理答案
高中数学笔记如何做
高二数学笔记误区分析
2016北京朝阳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四川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答案
2016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6天一高三大联考各科试题(理科数学)
2016锦州高三一模各科试题(文科数学)
2016保定高三一模各科答案(理科数学)
2016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2016北京东城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大连高三一模各科答案(理科数学)
2016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广东江门高三一模各科答案(文科数学)
2016年4月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数学文试题
2016大连高三一模各科答案(文科数学)
2016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大连高三一模各科试题(理科数学)
2016广东江门高三一模各科答案(理科数学)
2016北京海淀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如何学好立体几何
2016北京西城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北京西城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石家庄高三一模各科答案(文科数学)
2016四川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2016保定高三一模各科答案(文科数学)
2016锦州高三一模各科试题(理科数学)
2016北京海淀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