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收藏
小数乘整数。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小数乘小数。
积的近似值。
小数除以小数。
整数除以小数。
循环小数。
商的近似值和实际应用。
乘法运算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或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利用小数乘或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探讨并掌握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与小数大小之间的关系。
3.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积的近似值。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
5.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通过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7.让学生了解小数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巩固学过的面积公式等知识。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在理解、掌握计算法则和乘法运算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练习。正确处理口算、笔算的关系。在练习中,要注意及时反馈,针对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组织辨析和矫正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突出转化思想和推理活动。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
3.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按照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有根据、有条理地去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4.要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小数乘整数 1课时
2 小数点右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1课时
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课时
4 小数点左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1课时
5 小数乘小数 1课时
6 积的近似值 1课时
7 小数除以小数 整数除以小数 1课时
8 循环小数和商的近似值 1课时
9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1课时
10 整理与练习 1课时
班级联欢会 1课时
算法初步复习7
子集全集补集2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1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算法初步复习5
算法初步复习8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算法初步复习4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3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高一数学第二章复习之位置关系
样本分析
集合2
高一数学实数与向量的积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
直线方程复习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1
算法初步复习6
逻辑关联词1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1
算法初步复习3
程序框图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2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
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