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收藏
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体就是师生的课堂语言。今天在听希望杯“夺杯赛”时,深刻感受到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然后我总结了数学教师课堂用语的“三要”。
第一,教师课堂用语“要规范”。
数学语言必须规范、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尤其是对于教学数学概念,讲述数学知识,更是不能有半点的疏忽。数学概念,语言科学严谨,逻辑性强,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既不能删减,又不能随意增加,也不能任意调换,如果我们不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就会犯科学性错误。如:上到列竖式“笔算加减法”时,要说“从低位算起”,而不能说“从后面算起”。
可以说,再好的课如果你语言的不够规范那都是最差的了,因为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产生知识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可能将伴随着他的一生,这对于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最大的失败。所以说,课堂中的规范的教学语言是做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教师课堂用语必须“要形象”。
数学教学虽然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但这与教师课堂用语要形象并不矛盾。小学教师课堂用语是否形象,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注意语言不能生硬空泛;语调不能刻板单调。不然,就会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涣散。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凡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共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语言表达上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如何使教学语言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上多下功夫。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还要重视语调对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影响作用,讲课的语调要有抑扬顿挫,同时还要注意伴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努力使语言表达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如:今天有位老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把商后的“余数”形象地比喻成一条长长的“尾巴”。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调动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课堂印象,教师的课堂用语就要形象化。有时一句形象的课堂用语,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技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教师课堂用语必须“要文明”。
课堂用语要文明,这一点常常被很多教师忽略掉。很多教师甚至认为,我上课只要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即使说上一些粗俗、低俗的话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于有的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竟然在课堂上“爆粗口”。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用语中,尽量多用文明用语,多用“请”字;在批评学生时,尽可能的委婉、艺术一些。
关于通分的例题2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求12约数
求平均数例题一
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2
周长与面积
关于通分的例题1
求平均数2
关于约分的练习
能被5整除的数
求平均数例题二
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3
关于通分的准备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题二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例题1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例题2
关于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例题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练习一
关于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例题
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准备题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求2的倍数
关于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例题3
关于约分的例题1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求平均数练习一
约分的准备题
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练习
关于通分的练习2
约分和倍数的意义准备题
关于通分的例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