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
收藏
2 组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组合。(教材第9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要想进入“数学广角”,首先要买门票。票价是每人5角,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1张5角、2张2角、5张1角的人民币,你知道有几种付钱方法吗?
学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可以顺利进入“数学广角”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拼音本”改为“买票价5角的门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 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师:大家在“数学广角”里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老师提议每组的3位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互相加油,争取在下面的活动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1)猜一猜:3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一握,验证猜想。
(3)指名演示,感受方法。
(4)小结:3个人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一次,一共握3次。
【设计意图:让小组3人互相握手,亲身体验组合,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师:上节课我们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3个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只握了3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而握手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
师: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而两个人相互握手与顺序无关。
2.师:同学们用1、2、3组数有6种可能,那么我们再来看这组数字。(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
生1:5+7=12,5+9=14,7+9=16,7+5=12,9+5=14,9+7=16。而5+7=12与7+5=12、5+9=14与9+5=14、7+9=16与9+7=16的结果一样,所以得数有3种可能。
生2:我们用的填表法。(课件出示表格)
生3:有3种可能。因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对排数个数和握手次数进行比较,引发讨论,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集思广益得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从而得出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三 回顾总结,自我评价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游玩“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除了开心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如摆数,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有时却不需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如握手、搭配事物、凑钱等。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做出准确判断。
【设计意图:师生总结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新知识理清了思路,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组合
凑钱、握手、搭配事
教学反思
首先是将“数学广角”中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境,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其次是灵活应用教材。将教材安排的“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5角钱的票价”,这样就将5角钱的不同组合与到数学广角游玩联系到了一起,恰到好处。最后,从整个教学设计看,学生始终在玩中体会组合的含义,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尝试了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及怎样全面地看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选择。
儿童节3个好朋友互相赠送礼物,他们一共赠送了( )件礼物;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电话。
A.3 B.4 C.5 D.6
(考查知识点: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B类
1. 有5个同学参加象棋比赛,每个学生要和其他4个学生各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组合的例子吗?
(考查知识点: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A
B类:1. 4+3+2+1=10(场) 答:一共要比赛10场。
2. 略
教材习题
第98页“做一做”
1. 3次
2. 1张伍角;2张贰角和1个壹角;1张贰角和3个壹角;5个壹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6
2016中考数学分式与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三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知识点总结:上册
2016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小学二年级数学案例 什么是平均分的基本方法?
2016年秋季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题
2016年最新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优秀课例范文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走进花果山》教学反思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后反思
公开课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备战中考数学尤其要做到“七个重视”
2016学年度上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观察与测量
2016中考数学备考策略及方法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试题:找规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6中考必考数学知识点:整式的乘法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华师大版初三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知识点总结:上册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加减运算教案分析
五年级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捣蛋”的别样课堂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最新分类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