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
收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红旗、椅子。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上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
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4个角。
如果学生发现:这4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实物中角的存在】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对,就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
生1: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
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3个角。
生3: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并且3个角的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
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
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
生:直角。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以后,跟同桌比一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角入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复习了角的组成、角的特点,又进一步感知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
2.教学例4。
(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
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2)用三角尺画直角。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一个直角。
学生动手画直角,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尺上的直角,对直角有了更深的认识,然后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画直角,使学生对直角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 总结提升
师:谁能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找直角—折直角—画直角”几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A类
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填在括号里。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角;能力要求:正确判断直角)
B类
以一条线为边,画一个直角。
(考查知识点:画直角;能力要求:能借助工具正确地画直角)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4 (2)2 (3)2 (4)3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40页“做一做”
1.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直角。
2.长方形有4个直角;正方形有4个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
中考数学备考资料:抛物线的性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中考数学备考资料:理解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复习题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与面积练习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备考资料:概率与统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水平能力测试卷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几何归纳
2015小升初数学分数知识点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2016学年数学高二必修三第三章概率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趣味竞赛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课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后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三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心得 小学五年级上期数学期末复习方法的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判断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后练习题——西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速算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考数学备考资料:等腰三角形性质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第六单元
2015-2016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定义与命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第五单元《百分数》单元教学反思
走近大师 感受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