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收藏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1-5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1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2个西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随后出示:3个梨子,4个苹果,5个香蕉,教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交集、并集动画
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翻折、伸缩变换
圆心角、虎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对数函数图象动态作图工具
函数y=sinx图象的综合变换
向量的数量积和运算律
子集、全集、补集(三)
利用三角函数的变换作图
函数的表示法2
两角和的佘弦公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1
子集、全集、补集(一)
向量在几何上的应用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反函数二
函数的应用举例2
函数的奇偶性(获奖课件)
两角和的余玄公式
子集、全集、补集(四)
向量的运算
向量的三种类型
子集、全集、补集动画
函数的应用举例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坐标轴的平移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例2
子集、全集、补集(二)
四种命题的关系动画
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利用变换法作三角函数图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