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收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汤成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第76页练习十四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这类问题的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
1、根据条件,提问。
已知六 (3)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2
师问: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2、六(3)班和二(3)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的是什么?(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学习新知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教师提问
①.这次分的是什么?(100平方米)
②.怎么分?(按3∶2分)
③求的是什么?
3、思考:由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6、教学试一试
如果把上题中的100平方米的保洁区按2:3:5分给六(1)、六(2)、六(3)这三个班级,那么每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动手做一做,全班讲评。
7、小结
观察以上两道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总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每部分是多少)。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这类应用题可以样解答?
(解答时都可以把比看成各占多少份,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几份是多少,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即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第四章相似图形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第4.5.6章 数学试卷2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试题A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1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三明市05~06)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2及其解答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单元测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卷3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2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题(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下模拟试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测试题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二章测验题(分解因式)
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
初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题(华师大)
初二数学半期考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03-04
八年级数学不等式(较难)
初二数学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卷(华师大)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检测)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答案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4及其解答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练习题(浙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3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初二年级数学期终自测卷(B卷)04学期
初二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