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学习和体会合起来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用加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一转眼,开学这么多天啦!得知咱班同学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而且发言声音响亮。今天有这么多老师特地来看看我们一年二班的小朋友们到底有多棒!希望同学们能将自己最亮的一面展现给在坐的每一位老师。能做到的小朋友请给老师一个笑脸!(学生微笑)
看到小朋友们的笑脸老师可真开心!上课!
一、游戏导入,揭示问题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猜粉笔。游戏规则:老师手里的粉笔支数在1――5之间,谁先准确猜出,奖励学习贴一枚,并且带领大家伸出相应的手指表示出该数。
游戏开始:老师分别在手里藏4,1,5,3,2支粉笔,让学生自由的猜。学生猜中带领大家用手指表示。
(1)你果然厉害!(2)你真的很棒!(3)我太佩服你了!(4)恭喜你中奖了!
游戏结束了,接下来老师打算给大家伙变个魔术,爱看吗?那就睁大眼睛,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老师一手拿两支铅笔,另一手拿三支铅笔)
1.引导学生看表演说图意,你从老师的精彩表演中都看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老师左手有两支铅笔,右手有三支铅笔)
(1)你说得真清楚,谁还能这么清楚的说一说;(2)你不但说的清楚,而且声音响亮,老师真喜欢你的声音
同桌互相说一说
2.学生试着提问题: 谁能试着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1: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真是一个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好学生,老师为你骄傲!找更多的学生提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预设2: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老师提出数学问题。老师慢慢将左手和右手合到一起,这样本节课的第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老师来提出,细心的同学应该竖起耳朵认真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找多生重复数学问题!)
像这样,问一共有多少铅笔?或者一共有几支铅笔?就是一个数学问题!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
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合到一起就是完整的数学题!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完整叙述:一只手里有2支铅笔,另一只手里有3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
解决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这样的问题就是把两部分铅笔合起来合并到一起就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用的加法。
3.学生动手操作
能不能一边说,一边像笑笑这样演示?同桌两人一边操作,一边说一说。
4.交流数的方法
合在一起是多少支?你能带着大家数一数吗?
5 小结:把三支铅笔和两支铅笔合在一起,也就是加在一起,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加法。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收获
三年级数学组教研小结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衔接
小学数学老师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听课体悟
2020秋季小学部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
尝试教学法课堂反思《分数与除法》
复习100以内的认识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第十周线上教学情况小结
二年级数学复学后怎样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统计教学重在培育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学习心得
观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学习笔记 《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讲座有感
小学数学差生辅导措施
四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反思 放慢脚步,感悟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疫情期及开学后的衔接教学计划
明学情 巧设计 求发展——听《找规律》同课异构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第九周网络直播听课反思
关于六年级数学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教学心得 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之我见
听《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有感
《混合运算复习》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疫情期间通过数学日记架起沟通桥梁
一年级数学网络课程研讨反思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反思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1000以内数的认识》听课体会
二年级数学线上教学积分奖励制度
观分数寻友 探除法秘密 ——观《除法王国寻友记》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