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一、教学内容 一共有多少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三、 教学重点
学习和体会合起来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
四、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
五、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正方形磁片。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谈话:李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铅笔,猜一猜李老师这一只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猜测。然后教师出示三支。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李老师手里有三支铅笔。
师:大家再猜猜李老师另一只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猜测。教师出示两支铅笔。
师:你这次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李老师另一只手里拿了2支铅笔。
(二)探索新知,引入加法,理解含义
1、探索一共有几支铅笔。
(1)实物操作,体会合起来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李老师接下来做了个什么动作?(老师将两手中的铅笔做合起来的动作),谁看清楚了?
生:李老师一只手拿了三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两支铅笔,把三支铅笔和两支铅笔合在一起了。(引导学生说)
师:你说的真清楚,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合起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合起来我们就说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大家一起来说:李老师一只手有3支铅笔,另一只手有2支铅笔,李老师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一边演示一边提问题呢?
请学生代表到台前演示。
师:你表能现的真棒,那现在请大家用小棒代替铅笔,一支手拿出三根小棒,另一只拿出两根小棒,然后把他们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呢?
(2)探索数法,数一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说合起来到底是多少支小棒呢?
生:5支。
师:同意吗?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回答数的过程。(一个一个的数,先数出三个,再数四、五等)
师:老师也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来。你们看懂了吗?
2、探索一共有几只熊猫。
(1)仔细观察,说明图意。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的非常棒,小熊猫也来到课堂参加活动啦!(出示课件:熊猫图)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三只熊猫在吃竹子,两只熊猫在玩球。
师:说的真清楚,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2)借助图形符号,理解加法含义,交流数法。
师说明要求:请大家用圆圈代替熊猫在纸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指导。
高三数学必修重要知识点:统计与统计案例
名师讲解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三个阶段
2014年高中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高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考试题练习
数学初一年级寒假作业(人教版)
高一数学必修二试卷:空间几何体基础训练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提高数学成绩的两大途径
2016年高三数学最实用学习方法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课后检测题:基本的几何图形
高中2014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分析答案
2014年高中期末联考 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分析
2015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
2014年高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6高三数学等比数列公式
备战2016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分享
2014年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五个方面
高三数学必修重要知识点总结:推理与证明
高中2014年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高中2014年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5年初一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7种高考复习数学填空题的解法
初一年级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易错易混知识点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