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圆周长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周长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地运用周长公式求相应的直径、半径。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地运用周长公式求相应的直径、半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在同一个圆内,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d=2r ,C=d,C=2r。
2.求下列圆的周长。
(1)r=6分米 (2)d=5厘米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口答计算过程,教师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3.谈话引入: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知道圆的周长,你能算出圆的半径或直径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展开:
1.教学例6
(1)提问:怎样能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 学生意识到可以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2)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讨论: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3)学生先独立思考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列式解答。
(4)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
方法一:根据圆周长公式C=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 x 米。
3.14 x =251.2
x =251.23.14
x =80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80米。
(5)比较两种方法,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解答时可以按照圆的周长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周长公式中各部分的关系直接用除法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将本题与例6进行比较。
(2)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3)教师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重点讨论解方程的过程和除法计算时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及不规范的书写格式。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4.练习:做练习十八第5、6、7、8、9题
逐题练习评讲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
例6: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
根据圆周长公式C=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 x =251.2 251.23.14=80(米)
x =251.23.14
x =80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80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圆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与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乘法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年、月、日”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圆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角的度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解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三角形的分类(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一个数除以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圆的面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