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跷跷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22~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2、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2、通过等量代换推出两个物体的轻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谁能说一说玩跷跷板的的感受。(生交流)
师:你们总结的真好,今天动物乐园的小动物们开展了一场跷跷板比赛。想去看看吗?
二、授新
1、说一说
出示情境图
师:瞧,第一场是由狮子和老虎两位选手进行比赛,请认真观察这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第二场是由老虎和豹子参加比赛,再请认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出最轻,最重。
师:诶,这只老虎为什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发生了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说狮子与老虎比(或老虎与豹子比),谁轻谁重呢?(注意语言规范性)
师:你们判断的好极了,那你知道狮子,老虎,豹子,谁最轻,谁最重呢?你是怎么想的?
2、掂一掂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我们该怎么判断哪个轻,哪个重呢
(1)课本与本子。
(2)文具盒与铅笔。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6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第4、5页练习一(2)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0页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1页练习六(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2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6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9页练习二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07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0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6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2页练习六(二)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3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8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4页复习(2)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6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7页认识几时几分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10页认识东、南、西、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3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6页认识整时和认识时、分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第3页练习一(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18页认识万以内的数(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8页认识秒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14页千以内数的读写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11页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28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0页目标与评定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27页练习五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1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07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2页练习四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