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周长的知识,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展示羊村运动会中喜羊羊和懒羊羊赛跑的画面。懒羊羊绕着长方形跑一周,喜羊羊绕着正方形跑一周。比赛结束时喜羊羊先跑完正方形,懒羊羊不服气,说不公平,自己跑的路程远。
提问:同学们,你们来评一评,懒羊羊的话有道理吗?比赛公平吗?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她心服口服。其实,我们要比较喜羊羊与懒羊羊跑的路程长短,就是要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周的长(用手演示指一周),也就是我们上节课学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吧!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新课教学
提问: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ppt(长方形图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长方形对边相等(师用红笔和黄笔分别描出对边,标出长和宽)、四个角都是直角;
小组讨论交流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可以用学具中的小棒拼一拼,算一算;也可以在纸上画个长方形,算一算。
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预测有这三种方法:
(板书)
①6+4+6+4=20(米)长+宽+长+宽=周长
②62+42=20(米)长2+宽2=周长
③(6+4)2=20(米)(长+宽)2=周长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方法,仔细观察一下,其实无论哪种方法,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长和宽)
提问:如果我们从中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作为计算周长的公式,你们觉得选哪种最好?(第③种)
预设:应该有同学选择其他,不做否定,请他们找出理由说服对方,如果争执不下,可以由教师出面公布:选择计算最快最准确的方法,比赛,出几个计算长方形周长的题。全班分成两组参与。先做完的举手,订答案正确率高的一方获胜。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与判定课件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3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课件5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课件1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课件2
对数与对数运算课件1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2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3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课件7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课件4
二面角的有关概念课件
函数的表示法课件2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2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1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2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5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课件8
数列的函数特性学案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7
函数的表示法课件3
对数与对数运算课件3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2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4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26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课件
高一数学教案:排列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