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收藏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 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直接板书分数。
问:你听说过他吗?在哪儿见过或者听过。学生自由发言。
你想问分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问。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1/2。
(1)、创设分月饼的情境,出示题目。让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回答结果。
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
云阳平湖中学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单元检测题
东城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
白塔寺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直角三角形整章练习及答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洋墩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三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2
2011学年九年级上摸底考试数学试题(浙教版)
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3
西街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数据的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单元试题(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
2010-2011学年海淀区九年级数学上期末统一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根式复习课(2)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19
北京市101中学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湖北省黄冈市蔡河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杨浦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根式复习课(1)
苏科版九年级上周练二及答案
《旋转》当堂测评(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数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复习题讲解及测试(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蔡河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8
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圆专题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