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收藏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和应用。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分数加减法和小数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如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没有更深入地想怎么用数字表示。初学分数,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感到困难,本节课将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含义。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2、通过简单几何图形的操作,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华出去玩,(课件出示)她们带了一些东西,怎么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四个苹果(生:每人两个);两瓶水(每人一瓶)。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公平,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可是饼只有一张,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 师:怎样分?(生:从中间切成两半。课件演示)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饼的一半。
这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来表示吗?(不能)那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环节二:认识一张饼的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先仔细观察这一半。
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
平均分(板演: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 )这个数就是分数二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师:会读了吗?(先齐读,再指名读)
师:这一份是整张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 我们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它的 。(教师板书) 这个它指的是谁呀?(这张饼)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张饼的 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线段的特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调研检测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学业检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试卷
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文字题复习题
小升初数学读写、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复习题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数学试卷
小升初数学第二轮总复习题四(综合运用)试题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毕业分类复习题(北师大版)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小升初数学比例单元的练习考察
小升初数学复习试题:单位换算
2016六年级数学利润问题应用题公式复习
小升初数学梯形和圆复习试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抽测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单元练习试题
小升初数学下册总复习综合运用算题训练
2016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检测试题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分数应用题公式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分数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精选之方程思想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面积部分的考点
六年级数学线、角、三角形总复习检测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水平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考复习试题
2016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新北师版)
201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