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收藏
从备课开始,心中便一直在寻找情境,寻找孩子身边熟知的情景。所以,我与晓丽老师的年龄差,驶过的一辆校车的核载人数标识,102班学生发来的植树节照片,一年级校本课程的人数等等,都住进了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教有用的数学。所以,孩子发烧血常规的报告,七八岁孩子体重标准,室内的温度计,当然还有体温计,都在我的备选范畴。这么多情景,我要结合一年级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编排与取舍,因为一节课40分钟,既要知识点突破,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生成。
也许因为太重视情境,所以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生成挖掘不够。所以我的这一节课形式大于实质,华而不实。直到现在我依然困惑,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怎样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层层推进,让一般方法可以自然显现,而不是老师告知或者死啦硬扯。现在回想我的设计,我觉得应该做如下的修改:我觉得应该借鉴课本上的设计,但不是死搬硬套,我应该先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数,比如36与39。无论是从数的顺序还是摆小棒,拨计数器都可以顺利的解释。在我们教材中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数,比如41和37课本上推荐的就是摆小棒并没有推荐拨计数器。所以如果我能在课堂上针对41与37的比较,直接摆小棒去解释更能顺利推进。
一节好课应该是曲径通幽后的豁然开朗。102班的学生,对于我告知的一般方法没有认同感。就是因为推理探究中的前后知识不衔接,学生没有体会到水到渠成。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课堂孩子不会说谎,听不懂了一定是老师的引导和设计出现了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备课当中,一定要深挖教材,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用心设计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孩子真正领会数学的推理美。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59页例4教学实录
教孩子《数的分成》反思
《数学思维养成课——小学数学这样教》读书心得体会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三上册《可能性》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课堂实录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知应背应会概念汇总
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学习反思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公开课《8 7 6的加法》教学反思
锦园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反思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一)》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和乐课堂”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生本教学探究与实践思考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见的量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