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收藏
2018年12月11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惠济区数学常态名师观摩课活动,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催静执教的《百分数的应用(一)》一课。
开课伊始,崔老师做了一个简单易操作并且很有趣的体操——下雪操,同学们跟着老师的口号,有节奏的做出整齐的动作,不知不觉孩子们就都进入了上课的状态,开启了这节课的思维之旅。
在情景导入环节,催老师创设了水结成冰的情境,并让孩子们提问,“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在引入百分数应用环节,首先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接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和“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了百分之几?”这两个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整节课环环相扣,条理清晰。第一个问题是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孩子们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探索出题意是增加的部分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这样把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是...的百分之几”,新旧知识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明确了题意,再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结合图想到单位1,继而用减法解决。从课堂的实际过程看,线段图的直观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了题意,快速列出了算式。有的学生想到了另一个方法:水占冰的百分之多少,再减去单位1即可。这种方法如果对分数意义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不知道谁是单位1,很难想到这种方法。有了第一个问题方法的铺垫,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题讲解之后,让孩子们辨析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和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表达的意义是否一样,让孩子们加深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习环节,兼顾了层次性和开放性。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不讲,只作适当的引导,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这一类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际价值。自我感觉课堂上的不足之处有一下两点:
1.有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太强还待加强;
2.学生在读题时不够仔细,不能很快的剖析出句子主干理解题意。
从实例中感知,在思辨中发现,在运用中理解,这是一节愉悦的课堂,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2016年寒假作业全部答案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设计
2016年七年级寒假数学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学习总结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学习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2014----2014 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2016年寒假作业《数学天地》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寒假生活指导答案参考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学习总结二
趣味数学故事之小熊开店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卷
2016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解答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听课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2016年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研讨会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2016年上期末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思考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