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收藏
2018年12月11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惠济区数学常态名师观摩课活动,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催静执教的《百分数的应用(一)》一课。
开课伊始,崔老师做了一个简单易操作并且很有趣的体操——下雪操,同学们跟着老师的口号,有节奏的做出整齐的动作,不知不觉孩子们就都进入了上课的状态,开启了这节课的思维之旅。
在情景导入环节,催老师创设了水结成冰的情境,并让孩子们提问,“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在引入百分数应用环节,首先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接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和“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了百分之几?”这两个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整节课环环相扣,条理清晰。第一个问题是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孩子们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探索出题意是增加的部分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这样把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是...的百分之几”,新旧知识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明确了题意,再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结合图想到单位1,继而用减法解决。从课堂的实际过程看,线段图的直观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了题意,快速列出了算式。有的学生想到了另一个方法:水占冰的百分之多少,再减去单位1即可。这种方法如果对分数意义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不知道谁是单位1,很难想到这种方法。有了第一个问题方法的铺垫,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题讲解之后,让孩子们辨析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和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表达的意义是否一样,让孩子们加深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习环节,兼顾了层次性和开放性。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不讲,只作适当的引导,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这一类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际价值。自我感觉课堂上的不足之处有一下两点:
1.有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太强还待加强;
2.学生在读题时不够仔细,不能很快的剖析出句子主干理解题意。
从实例中感知,在思辨中发现,在运用中理解,这是一节愉悦的课堂,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
2014初二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练习题(青岛版)
2014鄂州八年级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104山东乳山八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单元试题
2014八年级下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2014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二(人教版)
201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模拟试卷3
2014初二下期末数学模拟题1(北师大版)
2014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相似图形单元复习题(北师大版)
2014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14襄阳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单元测试题
2014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2014青岛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7、8章重点练习题
2014青岛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题
重庆开县第18章勾股定理单元综合测试题
2014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重庆开县第19章四边形单元综合测试题
2014初二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新版)
2014初二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卷
2014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华师大版)
重庆开县第16章分式单元综合测试题
河南范县八下数学分式单元测试A
2014初二数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北师大版)
不等式组单元复习题(北师大版)
2014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人教版)
东莞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综合检测
分式单元复习题(北师大版)
2014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一(人教版)
河南范县八下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检测试题
2014白关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湘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