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3
收藏
一、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空间观念的建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
二、案例描述
《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之后进行的。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需要每位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同桌轮流,拿米尺,比1米。放下米尺,空手比出1米,同桌用米尺验证。
(学生对于米尺充满好奇,迫不及待的想用米尺比出1米)
师:同桌合作,找一找,在你的身体上,从哪到哪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
(学生满脸兴奋,跃跃欲试)
生:从我的脚开始往上量,到我脖子的位置,高度是1米。
生:从脚开始往上量,到我胸口的高度是1米。
生:我的胳膊伸开,从右手手指尖开始,到我左手腕处的长度是1米。
生:我两腿分开,两脚中间的距离是1米……
师:我们身体上的1米可真不少,那我们教室里有1米吗?认真观察,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生:墙面上三个长方形的高度大约是1米。
师:请小助手用米尺测量验证,并汇报测量结果。
生:三个长方形的高度比1米多很多,应该是两个长方形的高度大约是1米。
生:讲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
生:电视屏幕的高度大约是1米。
生:黑板的高度大约是1米。
生:电视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是1米……
三、案例反思
学生在感受过1米的长度之后,在自己的身体上、教室里找1米,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米”的表象。
(一)行动,让知识内化
生活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长度单位米,本节课借助米尺比1米,让学生清楚的感知1米的长度,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将“米”印在脑海中,形成表象。
(二)迁移,让所学转化为能力
在学生感知1米的长度之后,需要学会使用1米来估计物体的长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寻找身体上的1米、教室里的1米、估计物体的长度,学以致用,进一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三)表达,让思维可视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能让他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而二年级学生的表达往往不完整、不准确,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我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通过摆1米、比1米、找1米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最终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