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借助直观并联系对分数的已有认识,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使学生通过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数量,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42页第8题的统计图。(改多云天数为3天,雨天天数为8天)
要求: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一个数表示比较的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特点,分别用差数或倍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指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除了可以比较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以及其中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比较方法。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它既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问题的自然拓展,又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有着一定关联。因此,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相关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再由此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符合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 教学例4,初步学会用真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下图。
提出要求: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图意,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出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2. 启发:要求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种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图中把红彩带平均分成几份?黄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3.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完成教材中的填空,并小结: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在此基础上,可联系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4. 追问:你能把上面的示意图改一改,使黄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带的1/5吗?如果要使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10,上面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5. 指导完成例4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讨论:
要求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从图上看,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蓝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精讲三年级数学公式:重量单位换算
品读小学五年级常用数学公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两位数加二位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人命币换算公式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位公式精编
详解五年级数学公式:算术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几何知识》
小学数学记忆法:和为十的凑十歌
精编小学数学求大小数公式
初三上学期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因式分解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正方形
解析六年级数学公式《单位间进率》
品读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圆形
讲解小学数学公式和差化积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公式之三角形
分析五年级数学公式:和差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基本公式
2015年六年级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平行四边形
2015年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经典五年级数学公式:长方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经典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棱长总和
五年级数学公式:正方体
小学数学公式:长方体
精编小学数学公式运算规则
解析四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精讲小学六年级数学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精讲五年级数学公式集锦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公式汇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