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 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 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 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板书课题) 那么,比例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板书)
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同桌互说。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 这个图形比实际的要大。(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就表示放大。)
师: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2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总有一个数字是1) (小结: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讲解例题。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结合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式
3、强调:比例尺在计算的时候要统一单位。比例尺没有单位名称。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归纳复习课件25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20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8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24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1
2013届高考数学主干知识整合课件15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4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5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6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7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9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28
2013届高考数学主干知识整合课件16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40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归纳复习课件24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6
2013届高考数学考前备考复习课件16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8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9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41
2013届高考数学考前备考复习课件15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9
2013届高考数学主干知识整合课件13
2013届高考数学主干知识整合课件19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2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7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6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22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3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