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教材分析:
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熟悉的问题。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应超越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和应用意识。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当时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针对解决具体问题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无意识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乐于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能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卡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题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转化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提出问题: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呢?
(曹冲先把大象运上船,做上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再做上相同的记号,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也就是说,曹冲是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小曹冲所用的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称为转化。 转化是我们平时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转化)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1.任意出示两个图形,学生观察,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肯定数方格是个好办法。
2.再出示例1图,仔细比比,哪个图形面积大?
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通过数方格可能会出错,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答案,建议学生拿出题纸,同位一起研究研究有没有其他好方法。
华师八上数学13.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12.2.2菱形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课件3个
华东师大版八上乘法公式复习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1.2.4三角形的旋转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1.2.1图形的旋转课件
华师大八年级上11.1物体的平移
华东师大八年级上幂的的运算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3.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
华师大八上13.1认识不等式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14.2幂的乘方课件
华师大版初二上14.3乘法公式复习
华师大版14.1幂的运算14.2整式的乘法复习
华师大版八上14.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4.2.3多项式乘多项式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5.2数字之积为数与偶数的机会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14.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
华东师八年级上15.1在实验中寻找规律课件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中心对称图形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12.2矩形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整式的乘法课件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因式分解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4.2.1单项式的乘法
华师大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课件(全套)
华师大八年级上11.1平移的特征2
华东师八上《整式的乘法》课件(共7个课件)全套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图形的旋转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11.2.4三角形的旋转2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12.1.2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课件
华师大版八上2、幂的乘方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