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结论,发现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
1.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先请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什么?
2.唤醒已有经验
(1)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作息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2)学生汇报。
(3)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5)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才能展开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到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方法。
2.归纳推理思路
(1)师生一起整理思考过程,根据思考,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事件填入表格。
(2)小组讨论:推测“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生活中发现问题--数学故事《儿子的启示》
下雨概率数学故事 整理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观察与探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学后记课后反思
经典数学小故事《猴子分桃》很有意思
抄袭幽默数学小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学反思
《验算》数学幽默小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第十二册课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学反思查找精品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后记教学反思案例
做数学之魔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后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缩放》第二学期教学反思(数学吧)
数学故事《寻找沙漠中失散的伙伴》 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2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数学故事《页码与铅字》来了解下吧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数学的故事知识:低温的世界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反思
交集和并集---数学故事阅读初高中数学系列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学反思案例
关于数学的故事《为什么总不少于9斤》你理解了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12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