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收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
2、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的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3、积极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交流整理:
回顾以前学过那些数,各举五例。分析不同类数之间有何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
1、回顾数的意义。
师:你学过那些数?
(生回答)
师出示卡片,生齐读。师:举例说明这些数可表示什么?
(生回答)
2、数的分类。
完成问题(1)。
师: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
(生回答)
师:每种类型的数,除了上面几种类型,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吗?
(生回答)
3、数的互化
师出示问题(2)
呈现表格,完成数的互化,交流做法。
4、数的大小比较。
师出示问题(3)
学生自主完成。
5、适时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到数的哪些知识?
(生回答)
二、整理回顾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1、引出问题。
师:小明的爸爸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且年龄是小明的五倍,同学们能猜出小明和他爸爸的年龄吗?
(生回答)
以上问题,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倍数和因数)
明确:我们一起回顾和整理倍数和因数。
2、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师:以小组为单位,将学过的倍数和因数知识整理下来。同学们认真讨论,由组长记录,一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整理的更加完整、科学合理。全班交流。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师: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为什么先学因数和倍数?
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师:倍数和因数是基础,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今天整理出来的倍数和因数脉络图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
三、复习正数和负数
师出示亮亮家4月份收支情况记录。
学生阅读题目内容。
出示问题(1)。
提醒学生估算时要注意的问题。(生回答)师:(生回答)师:(生回答)
出示问题(2)。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2)。
全班交流。
交流时重点关注怎样用正负号表示收支情况,以及怎样基数按每次结余。
四、人民币上的号码
1、让学生拿出自己身上的人民币。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你的经验大胆回答。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
六、课堂作业
3.四边形的周长 2份doc压缩教案
3.神奇的数字编码 教案
1.倍的认识 3份doc压缩教案
3.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教案
1.认识几分之一 2份doc压缩教案
1.2估算乘法 教案
5画数学
3.1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案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案
3.“认识周长” 教学设计
1.4“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doc压缩教案
2.3连续进位乘法 2份doc压缩教案
1.2亿以内数的写法 2doc压缩教案
5. 1亿有多大? 2doc压缩教案
2.认识平方千米 2doc压缩教案
2.2笔算进位乘法 2份doc压缩教案
2.几分之几 2份doc压缩教案
4.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案
4.倍的认识(练习课) 2份doc压缩教案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3份doc压缩教案
2.角的度量 3doc压缩教案
1.1口算乘法 教案
5《倍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3.2用计算器计算 教案
2.7“归总”问题 教案
3.公顷、平方千米的 练习课教案
3.分数的简单计算 2份doc压缩教案
1.2四边形 巩固练习课
2.4解决问题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