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收藏
4月2日在学校四楼会议室有幸听了张冬梅老师的《认识线段》感受颇深,张老师的精巧独特的教学设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得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觉得这节课特别突出以下几点优势:
一、从直观形象到建立表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这堂课上,张老师充分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新课开始,教师呈现拉紧一根毛线形成一条线段,然后教师让学生同桌两个进行拉毛线的活动,并说出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然后进行第三次活动,教师拿一条很长很长的毛线,和一个小伙伴合作拉出一条线段,一端高一端低,让学生感知线段的变式。教师把毛线剪断,让学生找出线段,教师继续剪一刀,再次让学生找出线段,并说清楚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线段的长度不同,方向不同。体验了毛线由弯变直的过程,对“线段是直的”这个重要特征建立了初步的表象,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找线段”中,由点及面,先让学生找直尺上的线段,然后找生活中的线段;“折线段”中,让学生自主折出一条线段,引导学生折出一条比它短的线段 ,“连线段”中,连两点之间的线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连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有三个孩子能连出两条或三条线段,教师处理的很得当,让学生明白这个学生是把一个点看出了两个点所有画出了两条线段,在辨析中让学生明白了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线段。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的特征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
二、从单一图形到建立联系
本节课的教师能够从学科体系来考量,教师大胆设计让学生思考学习线段有什么用呢?四条线段可以围成一共长方形,页可以围成正方形,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教师能够把简单的线段与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建立了联系。五条线段能够围成五边形,那么六边形、七边形,让学生十边形需要几条线段围成呢?硬币圈能看出线段吗,老师是个魔法师让硬币滚动一周就形成了一天线段,为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能够加强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学习线段的作用很大,与后边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我从张老师的课中学到了她的优点,同时也注意到一些问题,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旋转与平移 2
二、除法 住宿问题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口算乘法》教案3
《年、月、日》教案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1
《口算乘法》教案2
《年、月、日》教案2
二、除法 月饼装盒
二、除法 爱心资助
《小数的认识》教案
《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案
《总复习》综合资料
《多位数乘一位数》综合资料
二、除法 商中间有0
《认识路线》教案
二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1
《年、月、日》教案1
《位置与方向》教案1
《口算乘法》教案4
《口算除法》教案2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平均数》教案1
《位置与方向》教案2
《口算除法》教案1
二、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1
《连乘应用题》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