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让学生犯错,并在错误中学习——《小数与单位换算》听课反思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敢于让学生犯错,并在错...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敢于让学生...

敢于让学生犯错,并在错误中学习——《小数与单位换算》听课反思

2019-07-04 收藏

上周听了一节数学课《小数与单位换算》。上课之初首先进行复习,一个是直接写得数,另外是进行单位换算,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首先出示的图片,图中有4个孩子的身高数字,有的是用小数表示的,有的是用分数表示的,有的单位是米,有的是厘米,而题目要求是从高往低排列。学生看完信息,老师说:“我们把这4个人的身高从高往低的排列。”学生听完命令瞬间来劲儿,情绪高涨,准备行动。可突然老师又说:“停!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觉得这一组数据怎样?”学生说:“太乱了!”老师又说:“我们可以把它变成统一单位,比如80厘米可以等于多少米?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成的。”就这样,课堂一步一步的落入了俗套。看似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拉锯战中丧失殆尽。听课习惯好的一直在听,而其他的孩子就开始各种跑神。

仔细分析,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本身排列这四个数字,难度不大,多数学生应该会排。二是,在漫长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没有探究的欲望。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和老师商定修改方案:上课的时候,首先大胆的让学生去排列。让学生先试试水,如果排对了,说明他已掌握,在全班展示时,她可以是小老师,还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做错了,他一定会特别想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因此在老师讲解时,会听得格外认真。

在这样的建议下,又在另外一个班进行了试课,课后反馈,的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效果也不错。我想:我们常常说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却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又常常紧握学习的主动权不放。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也不会释疑问难,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有人说,教知识容易,教学生会学习不容易。的确,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更要具有前瞻性眼光。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亲爱的老师,请无限的相信孩子的能力吧,请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哪怕是错误也不要怕,因为每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