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收藏
作为教师,虽然我们上过了无数次的课,而“课标”上给教学活动的定义,是我们发现课堂、认识课堂、反思自己和改变课堂的基础。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其中的师生积极参与就很值得我们揣摩,因为参与必须是积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之前,所授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合理恰当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说,每一节课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没有互动的教学就如一潭死水。
如何互动,是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思考的命题。互动可以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先让学生自主探寻、合作活动,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结果的汇报。也可以是教师的展示和学生已有经验相契合后的思想共鸣,也可以是不同思路间的思维碰撞,我相信只有碰撞才能乍现火花,才能凸显课堂的精彩。有时候探寻的过程是结论得出前的厚厚铺垫,而积极的表达和碰撞才是惊人的灵光一现。
可以说,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想打造契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结构,就要积极探寻多种互动形式在实践中的运用,这样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引领学生思路的拓展。教学活动其实就是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学生参与总结和教师反思的过程,而教师的及时发反思才能让每一节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所以说,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反思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试图改变自己,才能谋求不断的进步。
教学活动中,而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学生的学习需要创新精神,而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创新精神。而数学课堂的创新却往往要循古,如果把教学过程看作数字化、工业化和手工业化三个时代,我觉得学生学习的手工业化过程更重要。从历史角度来看,数学学科的发展是依循历史轨迹的,而学生的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数学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数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走许多弯路, 积累了无数错误的实践,而最终重新回归正途。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让它从原始的好奇心造成的认知冲动开始,依照课程给出既定路线,自己探寻、自己发现、自己操作和自己积淀的全过程,如果探寻的过程误入歧途,就需要我们同学和教师及时予以帮助,跳过弯路。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教育工业化的衍生,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会错失个体的价值和问题。
所以我们创新的方向是探寻好手工业时代的学习策略,注重个体学习时的感受和成就,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有感于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利,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益。适时让学生穿越一下时空隧道,让动手做、动手画、动手试成为我们课堂的创新点。
读《数学课程标准》,我们读后有所思、有所悟,做标准课程,让我们的行为合乎要求。每一个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求做标准教师,让我们的课堂更灵活,不逾矩。欲尝荔枝凝碧露,屈蹲先做岭南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重读《数学课程标准》,每次读都是常读常新,这本书一定是我们数学老师的常读之书。
浙江东阳中学下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考试
苏教版高一数学专项训练(十五套)-新课标[原创]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6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2
甘肃省天水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入学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试题
广西南宁上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考试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4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
2006学年度上四中第一次月考高一数学题
河南省鹤壁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
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奥赛班数学试题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2
宁波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06学年度上学期常熟市实验中学11月份月考高一数学试题
0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试卷-新课标
四种命题练习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期中测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2
高一期未课本基础知识回顾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5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新课标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4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练试题2
向量与三角综合题选
2006学年高一数学统一检测试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周考试题1
培优代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