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自学,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你是怎样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的?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5、你是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
二、关键点拨
1、正比例的意义
(1)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
体积/㎝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底面积/㎝2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平方厘米。
板书: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2、判断正比例关系
(1)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 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2)试一试:下面哪些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
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
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例2后反馈交流。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生:175㎝3。
②体积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是否在直线上?
生:水的体积是350㎝3,相对应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图像特往。
2、做一做。
过程要求:
(1)读一读表中的数据,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说一说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速度)。
(2)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 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 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
③ 种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点,并连接起来。有什么发现?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4)行驶120KM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独立完成第44页练习七第1、2题。
4、判断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2)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综合检测27
幂函数课件1
2018年春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学习能力测试题下载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学案2
2018年小学数学六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两数和(差)的平方课件
开平方法课件
2018年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测试题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学案4
一点通2018六年级数学4月份月考试卷下载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一)下载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课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下载
幂函数课件1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二)下载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两直线的焦点坐标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综合检测28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学案5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
2018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矩形课件7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方程课件
2018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试卷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课件
2018年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课堂强化训练19
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导学案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