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收藏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1。教材借助圆锥几何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通过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对圆锥概念的感知抽象应用等过程,建立圆锥的几何表象。最后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核心能力
在操作中,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圆锥的特征,发展推理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几何模型,通过圆柱与圆锥的比较,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并在辨析中认识圆锥的高,发展推理能力,形成空间观念。
2.通过直观操作,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及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圆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学习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圆锥高的认识及测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认识》名师 课件、圆锥的模型,尺子等
二、 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柱特征的?它的特征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2)收集生活中圆锥形的物体,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一些圆锥形的物体,谁来展示一下?
找12名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欣赏。我收集的与你们收集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课件出示圆锥立体图)
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圆锥。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圆锥的特征
①迁移类比,引发思考
师:我们在认识圆柱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认识它的?
独立思考后,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从底面、侧面、高和侧面展开图。
师:现在认识圆锥,它与圆柱有没有相像的地方?你想从哪方面来认识它?
预设:底面、侧面、侧面展开、高等(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②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师:现在借助手中的圆锥实物来认识它?
同桌两人合作。
③汇报展示,归纳小结
预设1:圆锥的面
生汇报交流。
引导小结: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有一个顶点。
预设2:圆锥高的认识
师:高在哪里?谁愿意指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价。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
学生评价判断。
师:那什么是圆锥的高呢?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习题一
2016小升初数学期中检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习题三
小升初数学五单元模拟检测
考前练习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判断专项训练题(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练习试卷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判断专项练习题二
小升初数学正反比例练习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综合练习题
苏教版五下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原理练习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检测试题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5、4、3、2》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
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题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试题(师大)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抽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重难点综合练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习题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