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收藏
2019年4月10号,全体数学老师在录播室听了陈梦苒老师的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数。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数学知识。接下来就结合陈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整体结构合理,整堂课清晰自然流畅,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陈老师以小组口算比赛入手,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用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应用于数学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平均数。通过出示2个特殊的小组,让学生自主观察,求出现在的平均数,从而明白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师生交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另外,通过层次练习,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本节课对平均数的意义涉及的比较少,对难点突破涉及的较少,练习题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公式法求平均数,习题如果更加层次性,更加有针对性就更好了。这是一节概念课,不能侧重于计算,应让学生更加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让学生根据直观图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探索概念产生的原因。另外,也可以用2年级的平均分做基础,引出平均值,让他们一样多,怎样一样多?从而引出移多补少。为什么让他们一样多?明白平均数的意义。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七课时
课堂教学应以学情为主-----课堂应变
第六单元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复习课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十三课时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十二课时
《平移和旋转》设计2
北师大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三课时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五课时
苏教版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对称图形》教学案例与反思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小小商店》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数教研组“迎奥运”数学实践活动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教案
苏教版 第二册期末复习第四课时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 第七单元《2、3、4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
《平均分》活动设计
苏教版第七单元第四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